您好,欢迎访问潍坊市滨海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服务电话:0536-8306920
交流专栏
交流专栏/Welcome to our website
当前位置:首页>>交流专栏

结构专业审查常见问题浅析

时间:2021-12-15 点击: 1119次

         由于目前的工程设计越来越复杂且时间周期普遍偏短,结构专业施工图数据文件中难免存在某些质量问题,以下将近期来在计算书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列举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1、当采用现浇楼面时,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取1.0。

      《高规》5.2.2条明确提出楼板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形成T型截面,提高了楼面梁的刚度,结构计算时应将梁刚度放大1.3~2.0倍;《混规》第5.2.4条对T型截面翼缘宽度的选取做了规定。目前结构设计中框架梁的刚度均应放大。

       对框架梁刚度放大符合结构实际情况,放大系数的选取应根据框架梁截面大小、板的厚度予以确定。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刚度,进而影响地震力的大小。梁的刚度增大系数取1.0时,致使结构偏于不安全:整个结构计算刚度小于实际刚度,地震力偏小。

       2. 在偶然偏心的规定水平力工况下位移比大于1.2,未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结构,当计算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时,说明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已处于明显不对称状态,按《抗规》5.1.1条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3.框剪结构未进行0.2Vo调整

       根据高规和抗规的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必须满足一定要求。在地震作用时剪力墙作为第一道防线承担大部分的水平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框架部分可以设计得很弱。框架部分作为第二道防线必须具备一定的抗侧力能力,这就需要在计算时对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剪力进行调整。在规范中,对Vf<0.2V0的楼层,设计时Vf取 1.5Vf,max和0.2V0的较小值。V0为地震作用产生的结构底部总剪力,Vf,max为各层框架所承担的总剪力中的最大值。这种调整方法对于框架柱沿竖向的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是合适的,但是对于那些框架柱沿竖向的数量变化较大的建筑,这样调整会造成上部楼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剪力明显偏大,是不合理的。因此规范规定:对框架柱数量从下至上分段有规律变化的结构,当Vf<0.2V0时应分段进行调整。V0应取每段最下一层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总剪力;Vf,max应取每段中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最大值。

      0.2V0分段调整时,有的设计师将分段数按软件默认值取0,计算并不进行调整,应按工程实际情况分段进行调整。

     (注:对有加强层的结构,框架承担的最大剪力不包含加强层及相邻上下层的剪力)

     4.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

     有的工程外墙配筋计算中,凡外墙带扶壁柱的按双向板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配筋,未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按整体受力分析时,框架柱受力偏小,配筋不足。建议带扶壁柱挡土墙计算时不考虑框架柱的支座作用,按下端固定,上端简支的单向板进行计算。

Copyright © 潍坊市滨海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25118号-1 技术支持:云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