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和方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提升,设计人员对于工程的设计环节也在不断完善与探究,BIM技术也就随之应运而生。虽然BIM技术已经被大量应用于建筑设计当中,但设计人员在应用时,一定得结合建筑特点与施工的实际环境,制定出最为合理的BIM技术应用方案。从现今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不足,只有不断完善BIM技术的应用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的设计目标,提升设计质量。
1、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其是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数据而建立建筑模型,通过这些数据信息可以仿真模拟出建筑物的真实信息,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施工方法。BIM技术具有信息集成、协同设计和工作传递三大特点。
1.1、信息集成
BIM是整个建筑工程中唯一的信息模型,各个专业的设计信息都需要在其中进行和完成,所以说BIM技术具有明显的信息集成特点。BIM技术的信息集成特点主要体现在设计信息集成和设计过程集成两个方面。计算机三维模型构成的数据库的建设是建筑信息模型的核心内容,建筑结构几何尺寸,建筑施工材料以及各建筑构件的性质等内容都是该数据库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因此,我们便可以利用此数据库准确迅速地找到施工所需要的信息,所以说,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协同设计
除了信息集成特点之外,BIM还有协同设计的特点。建筑信息模型(BIM)平台为建筑工程中的相关参与人员,包括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业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这个信息平台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另外BIM技术还可以自动检测建筑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建筑信息模型不仅可以改善建筑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还大大节约的设计时间。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在三维可视化设计模式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大多采用二维CAD模式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对建筑成果的表达一般采用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剖面图的方式,这些方式虽然可以表达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信息,但是呈现效果却明显明显存在着割裂现象。而这种割裂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设计准确性。所以这种呈现模式并不能满足人民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要求。因此,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其不仅可以很好地促使设计人员具备三维思考方式,而且还能够更为有效的应用各种建筑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其设计效果,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在建筑结构协同中的应用
首先,借助中间数据文件可以有效实现异地不同设计软件之间的设计数据和信息;其次,设置中性数据库可以很好地实现不同专业之间数据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还可以将各个专业之间的设计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规范化的处理以保证系统内部的信息流畅度。这种数据交流共享模式不仅可以全方位地保证建筑结构设计,还可以有效的避免设计细节中的疏漏或者一些不完善的问题。
2.3、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项目规划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建筑工程项目规划阶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大大提升工程项目的正确性。因为在项目规划阶段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的花费会相对比较大,但是从长远来看,可以有效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
2.4、在模型集成化方面的应用
BIM技术在集成化方面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信息单元的描述更加具体合理,还可以形成同类数据的导入与组合,因为其实通过参数化的描述体系来固定相关的模型。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BIM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设定来给出内部集成的模型方式,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设计的工作量。另外BIM技术通过对物理信息的全面分析和自动评价实现了对模型引用方面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具体的参考,很好地避免了设计层面的人为失误。
2.5、在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是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发展的时代产物。其对传统的设计进行总结的同时,还充分分析了工程的相关参数,而这些参数能够为其他工程提供借鉴的依据,对设计人员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6、在钢结构建模中的应用
钢结构是大跨度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其在建模中需要面对结构的链接和加强件的布置等多个方面。而且,钢结构在设计中会涉及到梁柱连接,梁梁铰接以及梁梁刚接等,所以设计参数时要以梁的高度为依据。而在BIM系统中,设计人员可以共享所有的数据,可以通过螺栓数量和间距的控制形成新连接件,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也只需要画出大样。施工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大样找出相应的位置,然后进行施工,有效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施工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应用的新方向。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现了省时省力且安全高效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工作,为建筑设计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建筑工程设计所产生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了整合,为企业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数据依据。还能为建筑企业就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设计与生产等环境成本投入的降低提供帮助。保障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促进了建筑设计行业的稳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和进步。